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
近年來,因無需現場問診宅在家中就可看病,契合當代年輕人的性格特點和生活習慣,互聯網問診深得年輕人青睞。然而誤診白診、先藥后方、AI開處方等亂象,不僅使得患者就醫體驗不佳,更可能耽誤病情?;ヂ摼W診療并非線下醫療的簡單延伸,應擁有與線下問診同樣的嚴謹和規范。
互聯網診療應嚴謹細致到位。平臺問診關系患者生命健康容不得半點馬虎。如果說其他行業的“觸網”應給予包容允許失誤,但醫療行業是最不允許出錯的行業。在線問診一旦啟用就發揮了醫療救治的功能,否則將失去價值。有媒體報道,某患者通過互聯網先后問診三位醫生,得出不同的診斷結果,但最終無一治愈,不得已轉為線下治療。這其中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,需要平臺本著嚴謹細致到位的態度完善管理和設計,如調整考核體系,對無法線上診療的疾病予以排除,采取更全面更高精度的醫療數據支撐等。
互聯網診療,科技智能手段只能輔助診斷。隨著科技的進步,互聯網醫療加入諸多智能元素,然而任何元素的加入都必須以保證問診的準確性和效果為前提。一些平臺為問診加入了AI智能技術幫助醫生診斷,卻導致AI功能被過度依賴,醫生完全借助AI對問診結果不聞不問不把關,甚至還使得網絡成為了處方藥品販賣的漏洞,給患者的用藥安全造成隱患?;ヂ摼W雖然方便快捷,但診斷的準確性是其生命,患者并不需要更多的花架子,因為病人的訴求永遠只有一個,那就是對癥下藥早日痊愈。平臺在進行程序設計過程中應當回歸醫療本質,切不可為了圖快圖方便,甚至為了炫技體現科技感而犧牲安全準確。
互聯網醫療平臺要杜絕流量至上的邏輯,這不僅是醫療行業的要求,更是對患者健康安全的負責。一些患者反映某平臺皮膚科醫生線上接診人數高達幾十萬人次,從常識理解已經遠超合理水平;一些患者反映網上問診問了個寂寞,醫生遲遲不入正題,這其中有刷流量的嫌疑,也可能是平臺計數方式有問題,但無論如何暴露出追求流量的不良傾向。一旦就診異化為賺流量,患者權益必然受到侵害,醫療質量也同樣受到沖擊?;ヂ摼W醫療平臺發展不能唯流量,應該通過實打實的診療行為來贏得效果和口碑。唯有對醫生行為、診斷效率、治療效果、就醫體驗等進行規范監督,才能讓互聯網醫療真正發揮作用。
互聯網平臺問診雖然是新鮮事物,但新的僅僅是診療途徑和載體,無論未來如何變化,醫療嚴謹科學細致的本質不會改變,各大平臺應該回歸醫療本質用心為患者服務。
信息來源:人民網 作者: 發布日期:2022-07-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