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
針對“將互聯網遠程會診遠程診斷費用納入醫保結算體系”的建議,國家醫保局近日答復稱,對于定點醫療機構提供的“互聯網+”醫療服務,與醫保支付范圍內的線下醫療服務內容相同,且執行相應公立醫療機構收費價格的,經相應備案程序后,納入醫保支付范圍,并按規定支付。
線上看病是否能夠報銷,是社會關注度很高的一個話題。為此,國家醫保局于2020年10月印發《關于積極推進“互聯網+”醫療服務醫保支付工作的指導意見》,明確將“互聯網+”醫療服務納入醫保支付。此后,指導意見逐漸變成了實際行動,目前這項工作已取得較大進展。此次答復坐實了這項工作已經進入全面落地階段。
這一改變對患者是一大福音。疫情期間,互聯網醫療得到迅猛發展,在線上尋醫問藥的人越來越多。假如線上診療服務沒有納入醫保,患者接受此類服務就只能自掏腰包,雖然較線下就診更為方便,卻額外增加了經濟成本。
如今互聯網診療已明確被納入醫保,患者不僅能夠十分方便地獲得線上診療服務,而且還能享受到與線下診療相同的報銷福利,具有便民和惠民雙重意義。
此舉除了直接惠民,間接好處也有很多?!盎ヂ摼W+”醫療服務的內容十分豐富,既包括患者自己在線上尋醫問藥,也包括患者在醫療機構里接受異地專家的遠程會診、隔空檢查,甚至兩地醫生聯合做手術。
很多患者希望得到異地專家提供的此類服務,但費用問題讓希望難以成真。納入醫保報銷后,此類服務有望得到廣泛普及,甚至變成醫療技術由上向下的重要輸送渠道,有利于提升基層醫療水平。
此外,過去醫生“走穴”現象比較普遍,外地醫生在實體醫療機構會診和做手術,經常會因為收取會診費而引發爭議,甚至導致醫患糾紛。
“互聯網+”醫療服務讓這些專家不再需要來回奔波,而納入醫保則讓他們的勞動付出可以得到合理回報,這對于醫生同樣是雙重利好。
當然,將這件好事辦好,還需要克服一些難題。線上醫療服務具有鮮明的跨地域特征,增加了醫?;鸨O管的難度,須謹防線上醫療服務因此出現騙保行為。
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,實現基金監管向大數據全方位、全流程、全環節智能監控轉變,以及運用音頻、視頻等形式,查驗“互聯網+”醫療服務接診醫生的真實性等監管舉措,應盡快得到豐富和完善。
近年來醫保福利持續增加,“互聯網+”醫療服務納入醫保,則是一次影響更深遠、惠民程度更高的福利增進行動。
并且,此舉的意義還不止于此,在促進互聯網醫療快速健康發展、帶動基層醫療水平向上提升、讓民眾在家門口也能看名醫等方面,都具有很強的助推作用。
信息來源:北京青年報
上一篇:六個維度推進衛生健康現代化